近年来,农业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物联网技术在食品储存、冷链物流领域的渗透率不断提升,农业数字化、科技化转型初见成效。据统计,2022年中国农业数字经济渗透率约为10.7%,预计至2027年渗透率约为16.8%。
总体分析来看,目前智慧农业、物联网技术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农业的生产和储存、物流环节,随着数字化水平的提高,物联网、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被不断应用到农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未来智慧农业的需求将不断攀升。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发展高效、安全、节能的现代生态农业是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应用现代技术打造智慧农业,可以提高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产出率,减少损耗浪费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保障国家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毫无疑问,农业智能化、科技化将成为未来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据《面向2035年智慧农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分析,到2025年,我国农业数字化转型将取得重要进展。以生鲜农产品冷链流通率为例,届时采用物联网技术的现代化智慧冷库以及冷藏运输车的比例将超过40%,可实现质量安全追溯的农产品占比将超过25%,农业数字经济占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超过15%。
目前,国内部分从事冷链物联网软硬件技术研究的头部企业,已经开始大力布局农业智慧化发展领域,提前进行关键技术的创新研究和实施应用。例如江苏富澜德冷链装备集团推出的“富澜德冷云”物联网平台,就是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技术进行深度融合,通过远程数据采集和网络通信,实现对农产品冷库终端的数据监测、数据分析、远程监控,从而达到包括冷库运行状态实时监测、数据参数实时采集、系统异常状态远程告警的效果,还可以通过该平台对冷库温湿度、系统能耗、电流电压等参数的变化进行数据分析,为用户提供多重安全保障和增值服务,让传统冷库转型升级为更智慧、更安全、更节能的现代化冷库,促进农业科技现代化尤其是农产品冷链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进程。
农业技术的数字化、智慧化发展,任重而道远。除了需要政府部门积极引导和大力扶持之外,还需要和农业领域相关的企业和技术研究人员长期投入、潜心钻研,政企结合、多方联手,才能更好的促进农业科技现代化的发展速度,提升我国农业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